Thursday, December 23, 2004

good article

因為約定,所以美麗《情留半天》與《日落巴黎》 若然

最近出席了很多婚禮,見證了不少約定,約定是美麗,因為當中充滿冒險,同樣跟隨著是代價。從這方面看,代價可以很浪漫。
  《情留半天》(Before sunrise)及《日落巴黎》(Before sunset)這兩部電影的動人之處就是為約定製造時限,時間一到,玻璃鞋的夢想隨即破滅,一分一秒都變得重要和值得珍惜,因此死亡往往令人更認真面對生活。
  沒有電腦科技的幫助,沒有美術設計的加工,具歷史意義的背景地點,為電影加添了深度,單憑對話帶動電影,很有法國新浪潮導演伊力盧馬(Erich Rohmer)feel,《情》取景於奧地利的維也納,《日》取景於法國巴黎,觀眾自自然然就期望美麗的偶遇故事發生。這故事發生在《情》片之中:剛失戀的美國青年在火車上,巧遇滿口法國口音的妙齡女子,同樣感到德國夫婦吵鬧的厭煩,心理貼近接通,兩顆年輕自由的心嘲笑著刻板、責任和規距。在火車將到威尼斯站時,男的邀請女的一同下車,同遊威尼斯。整個過程自然隨意,沒有很多activities,但有很多dialogue,不是行街睇戲食飯,也不是一二三埋身肉搏,反之是心靈交流和了解,談天說地,分享對世界的夢想。最後因為女的要趕著離開,分別之前約定威尼斯再見。
  再見重遇終於發生,但已是十年後的事,地點轉到了法國,文字成了回憶的記號。男的成了作家,把那段艷遇在想像中重新建構,出了一本新書;女的突然出現在男在法國小書店的新書發佈會上。新書記載了男主角眼中當日的真實,在等搭飛機離開法國中間空出的幾小時,男女主角同遊巴黎這美麗的都市,從對話中摸索及重組失去的片段。直到中段,提回那個約定。究竟雙方有沒有赴約,女的坦然因外婆突然去逝,未能前往。男的說自己守約,但等不到她,非常失望。本來愛火重燃,幸福結局應該垂手可得。然而兩人因當日沒有聯絡方法的情形下,分別其間各自作出另一些選擇,女的不斷轉換伴侶,男的甚至結婚生子,雖然兩者均指現任伴侶不是心中所愛,但愛不可能比從前容易,男的留戀女的自彈自唱的歌聲,確定愛意的存在,讓時間流走,日落之前電影完結,導演讓我們在想像裡繼續發夢。這電影引領觀眾去代入主角的心情,煥起不少人心中的火花,身同感受經歷他們之間的矛盾和不確定,像第一身,也像第三身,兩部電影都在末段留了空白,在日出之前的約定是否會兌現?在日落之前他們是否會有情人終成眷屬?誠然如片中主角討論一樣,最後決定是讀者是怎樣的人,浪漫還是變得實際。二十歲跟三十歲的選擇有沒有不同?再過十年,又會怎麼樣?會不會再多拍一套before midnight,好回應一下mid 1ife crisis,看看約定有沒有變質。
  兩部電影都以對話為主,不是每個人能接受,不喜歡的人甚至會覺得悶出鳥來。但如果你的心中還有愛,還有一顆自由的心,這個約定必會感動你。
  人的約定不易持守,當中要克服很多內在的不安和環境的限制。但神的約定不同,是可靠、超越和真實的,而且已經在耶穌誕生中表現,並會在再來時得以完全,那將會是一個永恆的約定。


I like this article. Except the last paragraph. Anyway, I told the writer already.

No comments:

Popular Posts